雨季來臨,濕氣重到衣服曬不乾、棉被睡不暖,身體總覺得濕黏沉重。更恨白茸茸的黴菌像雨點般灑落在只穿過一次的昂貴皮衣。
在美國,每日監測各地區的黴菌濃度,只要清晨打開報紙或上網路,就可以查到各州當日的黴菌濃度指數。
黴菌濃度高,可以關窗開空調或除濕機;黴菌濃度低,開窗戶讓流通空氣帶走室內黴菌。
但無論氣候為何,防止黴菌的關鍵在於維持室內乾爽、遠離潮濕。
如何得知你家是否潮濕?美國國家住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 Builders)建議,第一查看家裡牆壁、窗戶是否有水霧存在。
當溫暖潮濕空氣遇到溫度低冷的物體表面,就會產生珠簾狀的薄水霧。
另一指標是,家裡的木窗木門吸收水氣後體積膨脹,變得難以開啟。
第三是裝上濕度計,隨時監測室內濕度狀況。(註:濕度計可在醫療器材行或B&Q特力屋購買。)
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居家環境維持乾爽?讓《康健》雜誌告訴您。
第1招
保持通風
室內設計應維持通風及良好採光。尤其浴室、廚房、地下室等容易潮濕發霉的地方,最好開扇窗戶或加裝獨立通風系統。
第2招
隨時保持乾燥
養成隨時保持乾燥的好習慣。
黴菌生長的速度,快過你的想像。「大多數黴菌在積漏水24小時內就會出現,」美國北達可達州立大學植物病理學家尼爾森博士說。
從事任何需要用水的活動,如洗手、沐浴、清洗碗筷或烹調時,記得打開抽風機或鄰近窗戶,保持空氣流通,避免水氣堆積。
洗完澡後使用風扇吹乾地面。
流理台下可鋪條長毛巾或雙層踩腳墊,隨時擦拭水跡。
定期檢查天花板、牆壁或水管是否漏水。若有漏水發霉,儘速找出原因並修復。
並可利用大電風扇吹乾牆壁、天花板或地面等易受潮的地方。
定期清理更換家裡各種水盆水箱等盛水容器,如冷氣機、冰箱、除濕機水箱,以免積水被再度回收至空氣中。
潮濕季節家電用品或電腦容易當機,每天最好開啟5分鐘熱熱機。家電器具本身的熱度自然可以驅散濕氣。
第3招
按空間大小選擇除濕商品
《康健》雜誌建議,按照除濕的空間比例,選擇合適產品。
顆粒性化學除濕劑兼具防蟲、芳香效果,適用於密閉小型空間,如衣櫃。
最好選擇可重複使用型(成分為二氧化矽或矽晶)較環保,吸飽水分後日曬或微波後可再度使用。
木炭、竹炭正流行
近來因講究健康而流行的木炭、竹炭,是賣場最常缺貨的除濕商品。
木炭、竹炭的表面空隙可以吸附水氣,兼具除臭效果,適合小面積的除濕。而且可曬乾重複使用,不傷害環境。
放籃竹炭或木炭在花盆、魚缸、電腦旁或洗手台下,吸濕除臭兼具美觀效果。
你也可以自製除濕盒。將備長炭或竹炭放入保鮮盒,收納食物或怕潮濕的麵粉很方便。
但竹炭或木炭的缺點是除濕效果較差。因此每3~6個月就需更換。
具有建築相關經驗,特力和樂(HOLA)除濕專家許添進指出,竹炭、木炭也可用在室內裝潢,在鋪木質地板前先撒一層竹炭、石灰,就可達到防潮防蟲效果。
貴重物品如相機,需要可調控濕度的防潮箱;去除空氣中的濕氣,除濕機效果較好。
第4招
擅用廚房裡的天然除濕劑
廚房裡唾手可得的蘇打粉可以吸收濕氣,結塊後可用來當清潔劑,刷洗浴缸、洗手台、臉盆等,去油去污兼防黴,效果頗佳。
咖啡渣兼具吸濕除臭雙重效果,放進紗布袋、絲襪或棉襪中,就是方便好用的小型除濕包。
散發淡淡香氣的洗衣粉也是好用的除濕劑。打開新的盒裝洗衣粉(或將舊的倒入用完的除濕盒中),在塑膠膜上搓幾個小洞,放在流理台下方或任何需要除濕的角落。
洗衣粉吸飽水分結塊後可拿去清洗衣服,一點不浪費。但洗衣粉除濕劑要避開米缸位置,以免白米吸收洗衣粉的味道,家事達人林素芬提醒。
第5招
濕敷法防霉
敷臉是愛美女性維持皮膚水嫩的秘訣,這種濕敷法也可以去除居家難纏的黴斑。
將廚房紙巾捲成軸狀,放入漂白水中,待紙巾吸飽漂白水後拿起,直接敷在黴菌生長的地方約10分鐘,大概一、兩次就可以完全去除黴斑。這是藝人最愛用的除黴法,林素芬提到。
除去濕氣,享受甜美好夢
早期在上海的達官顯貴或仕女名伶,為了保養昂貴服飾,衣櫥裡鑲有一排暖黃的燈泡,用來去除濕氣。
現在台灣也有些很快讓自己覺得貴氣幸福的方法。例如利用烘被機或除濕機將被烘暖,滂沱大雨裡躲進暖烘烘乾燥的被窩,一下子就可以進入夢鄉。
轉載自健康雜誌88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