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偉忠
今年公司年度考績當中,同事對我某一個考績項目給了一個不算好的分數,那個項目是「為了達到目標,可以適時修正自己的態度與方法」,我只得了 90分,雖然分數不算特別差,但我仍然對自己感到失望,理由是在過去一年中,我可能在一百次與同事的接觸中,有高達十次曾讓同事受到壓抑或是委屈而不自知。
其實在平時,為了提醒自己免於過度主觀,我都會在每天進辦公室的時候告誡自己,不要把自己的個性帶到辦公室,因為當我能先忘掉自己的個性,才能空出我的主觀性,聽得進員工的聲音。
顯然,我的火候還不夠! 讀到這邊,讀者可能會為我抱屈,難道要做到百分之百依照員工的意見,才算是真正有雅量嗎?
那不等同於毫無主見了嗎?怎麼辦?主管還真難耶!
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其實我自曝其短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想讓管理經驗還不是很豐富的主管們可以參考,在面對這樣一個他們將來必定會經歷的管理矛盾關卡時,要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與價值觀。
第二個目的是要提醒上班族,要學習如何被管理。
肯被領導的人,才有領導人的雅量
有則故事說,一個捕鳥人,用一張大網,撲向一群低飛的鳥群,一大群鳥被網住後,連同網一起掉在地上,在那群被捕的鳥群中,有一隻比較大型的鳥,掉到地上後立刻想振翅飛逃,但是卻不見捕鳥的人,有收網的動作!
路人都替捕鳥人著急,心想:「鳥都快飛走了,怎麼不收網!」只見捕鳥人說:「不急!」
結果那隻大鳥,真的連同網子飛了起來,那些小型的鳥也依勢,躲在大鳥的下方跟著飛起來。
旁觀者又急著說道:「你怎麼不趕快把牠們拉下來!」
捕鳥人仍然不慌不忙地說:「不用擔心!現在已經是黃昏了,這些鳥到了傍晚,就會想要各自回巢,因為它們的方向不一樣,所以就飛不高、飛不遠。」
果然,當鳥飛了一段距離之後,那張網最後還是掉在地上,因為大家都飛往各自不同的方向。
而捕鳥人也輕而易舉地捉回那些鳥!
我講這故事的主要涵意是想指出,如果員工都只知道堅持自己的個性,就像那些小鳥只知道自己所要的,那麼辦公室內必定是充衝突不斷,而這種堅持自己才是對的,只知道自己要什麼的行為模式,我認為正好就是造成我們每天上班痛苦不堪,抑鬱不樂,隨時想逃離辦公室的主因了。
因為你心中只想讓自己快樂,而讓自己快樂的途徑,就是大家都照您的意思做,當大家都是這樣的想法時,每一個人所爭取到的就是失望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雅量是一種違反人性的行為,因為要有雅量就要先讓出自我,所以雅量其實是有尊嚴的人才辦得到的,所以尊嚴的本質居然是「無我」,而不是唯我獨尊!
所以不論是主管或員工,所需要的修鍊是 成為別人的幕後英雄,當你不需要幕前的掌聲,卻可以甘願協助同事成功,你才是那個真正付得出智慧的人,我平日常用兩種自然現象來修鍊「放下自我」:
第一種是:候鳥遷徙的啟發,候鳥在數千公里的遷徙過程中是沒東西吃的,這令人感到很疑惑,因為,這麼小的一隻鳥,要飛到這麼遠的地方,牠的體 力是無法負荷的!
而原來讓它們這麼神的原因,不是它們天生的耐力,而是因為他們只是乘著風在飛翔,風讓它們無需隨時拍動翅膀浪費體力,只是大家看到的是小小的候鳥居然能夠飛那麼遠,卻看不到風才是讓候鳥到達目的地的幕後功臣。
第二種的自然現象是海浪,海邊因為有美麗的浪花,所以大家平常喜歡去海邊,如果大海無浪,就像一攤死水,我們大概就不覺得海的美麗,而這美麗的浪花,也是因為風的關係,只是我們都沒有感覺到這位幕後功臣的存在。
所以如果我們能期許自己在職場上,是扮演風的角色,而不是浪花或候鳥的角色,這樣的格局是比較大的。
因為浪花、候鳥扮演的都是接受讚賞、接受掌聲的角色,然而風才是一切成果的真正幕後功臣。
當你可以空出自己的主觀,就能學習到風的雅量,才會驚見處處皆有智慧,智慧才能讓人客觀。
目前分類:企業管理 (28)
- Mar 04 Wed 2015 23:15
領導與被領導
- Feb 28 Sat 2015 19:51
領導統御
領導統御的意涵
第一節 領導的意義
一、傳統上對領導的錯誤認知:上級指揮下級、長官行使職權、少數人才有的能力、
被領導者單方面的服從
二、領導的定義
1、以影響力啟發群眾責任心、 榮譽感。
2、鼓舞向上、向善意志,激勵犧牲奉獻精神。
3、帶動群眾積極意願與行動能力,達到齊心一致、統一步調,共同為實現理想而努力。
三、領導的性質:
1、領導是一種交互刺激 反應的歷程
2、誘導人類行為的一種藝術
3、在人際溝通過程中,完成目標使被領導者樂於接受領導
四、領導的內涵可以區分為:思想意念、精神意志、學識才能、政策方法
※思想意念領導:提出一個遠大的理想目標將團體利益與群眾利益互相結合願意為自身利益,付出努力與代價。
※精神意志領導:意志的堅毅果敢,魄力的雄健豪壯,不屈不撓、在艱彌厲等的素質與氣勢,足以克服一切的艱難困苦,衝破危疑震撼的難關,擊敗一切險阻及橫逆,以開啟嶄新的境界及坦途。
※學識才能領導:學養與才能,並不是以一個人的資格與文憑作為評斷的依據,而是必須靠個人不斷的努力學習,才能博得群眾的敬服。身為一位領導者,除了要不斷精進自己的學養之外,也要對於那些學養俱佳的人士,予以適當拔擢,使其學有所用,服務社會、國家。
※政策方法領導:
1、領導者不但要能指出一個奮鬥的目標,更須監督實施,修正偏差,鼓勵慰勉, 必能期其有成。
2、處理任何事務,均須講求方法與技巧。如果運用靈活,就可達到預期效果,變不可能為可能。
3、方法與技巧之運用,要能運用眾人的才 智,方能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節 領導與統御
一、統御的定義
1、以嚴明約束力,指導部屬行動。
2、養成負責任、守紀律的精神節制、糾正偏差行為傾向者。
3、憑藉組織、制度、法紀,讓被領導者服從其指令。
4、是管理群眾與誘導部屬行為的一種藝術。
5、統御是以嚴肅的約束力,經過靈活的運用而轉變為指揮部屬的藝術。
二、統御的要項
※組織之運用
1、組織是縱的層次加上橫的配合,而成為一個完整的有機體。
2、人類社會依賴各類型組織的相互合作,以維持其生存發展。
3、組織分層負責,各盡所能,能產生強大的力量,收預期效果。
※命令之運用
1、命令是傳達上級意志,並規定所要達成之目的。
2、簡單明瞭的宣示出主旨、時限、方法作為等。
3、是一種精密設計、策畫、準備與付諸行動之信號。
4、發號施令者必須營造有利貫徹命令的條件與因素,達成團隊使命。
※法紀之運用
1、法紀是人類行為的規範與尺度。
2、除消極約束行為之外,更要積極激勵榮譽心與責任感。
3、法紀首重認識與了解。
4、統御責任者,須以嚴明的態度來處理法紀問題。
5、做到賞一人而千萬人心嚮往之,罰一人而千萬人心懷戒懼,才算是嚴明賞罰的最佳運用。
三、領導與統御的關係
1、「領導」著重在領導者本身之健全,無形中成為部屬的主宰,團結的核心。
2、「統御」著重對部屬之了解、事物之分析、問題之推斷,群眾心理之研究,進而誘導支配部屬,可以說是著重方法之講求。
3、領導偏重抽象的啟發與感召,統御偏重實質的掌握與運用,二者必須相輔為用,方能發揮整體力量,博得部屬服從、信仰與合作。
4、領導著重在內心、意志與精神上之融洽,統御則重於形式、態度與行動上之服從。
5、領導是「柔性」的撫慰、統御是「剛性」的策勵。
6、領導與統御之目的,都在獲得部屬支持,藉主觀之優越條件,來統攝團結部屬之心靈,凝聚部屬之意志,昂揚部屬之精神,激勵部屬之士氣,匯集成一個奮發蓬勃的有機體,共同為一個理想目標而全力以赴。
- Aug 29 Fri 2014 23:38
當個智者
- May 14 Wed 2014 13:15
遇到這樣五類的下屬或者是員工,不必培養。
一、道德品質存在缺陷之人不能用。(小人不能用)
當今社會,我們在評論一個人的好壞時,首先看到的是他的道德素養。這方面界定這個人的為人本質。一個道德本質不行、差的人,我們統稱為小人。小人的本質表現為:自私、自利、心腸歹毒、陰險、誇誇其談、虛話、場面話、假話連篇等等。。。..這樣的人是無論如何不能做出有正能量的事情出來的。如果,他目前看似在走正兒八經道路,那麼遲早會把他本來的目的、嘴臉露出來的。所謂“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就是如此道理。遲早是企業團隊的壞蘋果,把你的團隊帶入萬劫不復之深淵。此類人絕對不能用。
二、一個不懂得感恩之人不能培養。(“白眼狼”類之人不能用)
要“閱”清楚此類人,只要看他在幾次關鍵的事件中的面對態度,就能充分體現出他“白眼狼”的本質。不懂得感恩之人,自然不會感恩自己的平台,也不會去感恩曾經對他支持和幫助的任何人。自然而然他也不會成“器”。此類人往往都認為自己本來就是很有本事的(自負)。自己認為自己所得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把自己的成績都會全部當作自己努力而得來的。他會忘記自己一路走來別人對他的提攜、苦心教導。自然就不會心存感恩了!一個如此“白眼狼”之人,哪怕他能力再強,相信也不會有一個上司、老闆會去對他作如何培養。
三、一個本身素質不高,但又缺乏接受他人調教之人,不值得去培養。(固步自封之人不堪培養)
本身素質不高,包含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素質。這些都可以後天通過學習、培訓提高。但是,如果不能深刻認識到自己的缺陷,也無虛心接受及改變之人,不堪培養及任用。
四、接受能力、領悟能力不高之人,不堪培養。(“朽木”之人不能培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塊好的玉石材料才可以雕刻成玉器出來。朽木是難成材的!一個不夠“醒目”的下屬是很難委以重任的。帶這樣的下屬只會讓上司身心俱疲。往往他做錯了,他還覺得無辜。這種人,只適合做簡單、重複的工作且需多關注。不堪大用。
五、一個沒有忠誠度而言之人是不能任用的。(“牆頭草”之人不堪任用)
站在公司、老闆的角度而言,公司的職員必須對公司忠誠,不能做損害公司、老闆的利益。同時,也不能漠視損害公司、老闆利益的現象存在。站在上司的立場,不能容忍的是下屬對自己的背信棄義。此類人,今天可以為了自己利益依附於A,明天可以為了自己利益照樣依附於B.此類立場不堅定之人,不堪任用。
成功,不在於你贏過多少人,而在於你幫助過多少人。你與別人分享的人越多,那你成功的機會就越大。傳遞智慧,也有您的功勞,讓我們一起實現夢想!
- Mar 06 Thu 2014 05:37
艾森豪威爾法則(十字法則、四象限)
- Dec 27 Fri 2013 07:26
管理企業的黃金19條定律
1 、素養
藍斯登原則:在你往上爬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潔,否則你下來時可能會滑倒。
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藍斯登。
點評:進退有度,才不至進退維谷;寵辱皆忘,方可以寵辱不驚。
盧維斯定理:謙虛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國心理學家h.盧維斯。
點評: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將別人想得很糟。
托利得定理:測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只看腦子裡能否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
提出者:法國社會心理學家hm托利得。